總結PAC生產工藝的改進有哪些方法
發布時間:22-09-02 08:54:28
來源:鄭州億升化工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
生產pac的方法較多,目前常用的有:酸溶一步法、中和法、凝膠法、熱分解法等。生產的主要原料也較多,常用的有:1.單質鋁(如鋁錠、鋁屑、鋁灰等);2.含鋁礦物(如高嶺土、鋁土礦、煤矸石等);3.較純含鋁化合物(如氫氧化鋁、三氯化鋁、硫酸鋁等。只有以(A)鋁錠、鋁屑、氫氧化鋁為原料、采用酸溶一步法生產;(B)以硫酸鋁、三氯化鋁為原料,采用凝膠法生產等形式,才能生產出較純pac。那么,PAC生產工藝的改進還要哪些方法呢?
1、鹽酸投料方式
酸溶法傳統的生產方式是一次將計量好的鹽酸溶液放入反應釜中,以添加鋁料及水量的速度來控制反應的激烈程度和反應溫度,實際生產經驗表明:反應釜中先加入鋁料,逐步控制添加鹽酸的速度,反應溫度控制在95℃左右,鋁的溶出率較傳統方法高,產品穩定且易于控制反應激烈程度。
2、PAC產品中有害雜質的去除
鋁灰、鋁渣等原料來源復雜,常含有多種雜質,導致產品中含有Pb,Cu,As,Sn等有害離子,限制了其在飲用水處理中的應用。新工藝是在酸溶鋁原料時,當反應體系的pH逐步上升至2時,加入CaS,FeS,Na2S等沉淀劑,反應3-5h,使有害物質生成硫化物沉淀而去除,產品得到純化。
有人利用鋁型材加工廢渣為原料時,采用廢渣和鹽酸直接反應的工藝路線,通過活性炭吸附脫除產品的顏色,得到無色透明的液體產品,該產品生產成本低,質量高,產品達到日本和我國飲用水處理用PAC質量標準。
3、鹽基度的調節
PAC生產過程中鹽基度一般控制在45%-65%范圍內比較合適,鋁灰酸溶法和氫氧化鋁加壓酸溶法等一次酸溶就可以制成鹽基度高于60%的產品。而鋁礬土、煤矸石等礦物的化學反應活性很低,在與鹽酸反應過程中,即使加壓溶解,一次酸溶鹽基度也只能在20%-40%,很難達到40%以上,因此需要進行鹽基度的調整。目前,為了提高鹽基度,多采用氫氧化鈉、碳酸鈉、氨水、碳酸氫氨、石灰水等進行調整,但由于反應產物氯化鈉、氯化鈣等無法與PAC有效分離,這不僅降低產品的有效成分,還會增加固體產品的吸濕性。有人采用鋁酸鈉調整鹽基度,能將低鹽基度PAC的鹽基度調整到55%-75%,該方法具有生產周期短、操作簡單、產品中雜質含量少, 可適用于各種工藝生產的PAC鹽基度的調整。
4、添加穩定劑、增效劑
從溶液化學的角度看,PAC是鋁鹽水解—聚合—沉淀反應過程的動力學中間產物,熱力學上是不穩定的,一般液體PAC產品均應在半年內使用。添加某些無機鹽(如CaCl2、MnCl2等)或有機高分子物質(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可提高PAC的穩定性,同時可增加絮凝能力。